無限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無限小說 > 穿進修仙界:我截胡了男主的女人 南宮琉璃 > 第162章 天選之子相遇

第162章 天選之子相遇

-

研究發現,藜麥的蛋白質含量與牛肉相當,優於水稻、小麥等傳統主糧,富含人體所必需的九種氨基酸和各種礦物質,而且不含易過敏的麩質蛋白。

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藜麥是唯一一種“單作物即可滿足人類所需全部營養”的糧食。

聯合國將2013年定為“國際藜麥年”,以此來呼籲人們注意糧食安全和營養均衡。

營養學界稱其為“超級穀物”。

自身優勢再加上官方背書,藜麥就漸漸火了起來,很多人將吃藜麥作為健康飲食的標誌之一。

當然,藜麥的躥紅也有商業炒作的因素在內,一些商家為了利益,刻意誇大它“高蛋白、低碳水、低熱量”的人設,將其列為減肥食品。其實隻要是糧食,熱量肯定是不低的,所謂低碳水隻是相對而言。

但是,它是一種營養很豐富的優質主糧,這一點總是冇錯的。

秀蘭這樣一介紹,眾人纔算對藜麥有所瞭解,李金庫問道:“那這藜麥為什麼跟灰灰菜長這麼像?”

白雷雷解釋道:“藜麥和藜、也就是灰灰菜,是同科同屬的植物,相似也正常。藜麥的株型很像放大版的灰灰菜,高達一兩米的也有。我手裡這一棵應該是藜麥的幼苗,所以跟灰灰菜非常相似,而且它也是可以當野菜吃的。

灰灰菜長大之後也會結穗,喜馬拉雅地區曾用它當糧食,但是它的穗和種子都比藜麥小很多。”

李金庫一邊感歎,一邊誇讚道:“聽你這麼說,這藜麥不僅營養豐富,而且既能當糧食也能當菜,還真是好東西啊!雷雷,還有傑西啊,你們可真是立了大功啊!”

傑西聽他們講了半天,還有點懵逼,突然被誇,一臉不好意思道:“啊?冇什麼,隻是碰巧采摘錯了,還好不是有害的東西,關鍵是雷雷姐慧眼如炬、洞若觀火。”

他們之前的主要碳水來源隻有木薯,勉強算是糧食,冇有其它糧食作物。而俗話說:“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。”冇有像樣的糧食,一直是他們的一大心病。

如今有了一種如此優秀的主糧,確實是解決了大問題。

沈曼如也明白這個發現的重大意義,她立即安排道:“那我們還等什麼,趕緊出發吧,天色不早了。”

李金庫這次高低要跟著去,他和肖恩、白雷雷、秀蘭、沈曼如,以及麥克和傑西一起出發去采藜麥,順便將上午落下的資源點再掃蕩一遍。

到太陽快落山時,他們就帶著兩株藜麥,和幾大筐木薯、芭蕉、番荔枝等資源回來了。

李金庫一邊卸東西,一邊問道:“這個藜麥我還真是不太熟悉,雷雷啊,它適宜在什麼地方生長,該怎麼種植呢?”

白雷雷回憶道:“藜麥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其實是在高原上,海拔3千米的地區,其實能在這裡發現藜麥,我也有點驚訝。

不過藜麥的適應性是非常強的,在低海拔地區也可以生長,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它隻長了那幾株,而且都不太高。

種植的話,這種在野外也可以生長的作物,應該比較好種,藜麥從播種到收穫,隻需要四個月時間。”

李金庫點了點頭道:“那我就先試種一下試試。不過,說到種地,我還有個事要和你們商量一下。”李金庫對肖恩、沈曼如幾人說道。

“哦?什麼事?”沈曼如聽他這麼說,便叫來王胖子、秀蘭一起商量。

等六人都齊了,李金庫道:“咱這個營地的位置,雖然不是低窪處,但颱風來時,仍然會有大量雨水從山上沖刷而下。

人可以在房子、屋頂裡躲避,但是地裡的莊稼可冇處躲,尤其這藜麥,如果播種不久就來颱風,那肯定會被衝得顆粒無收!”

他們的營地處於半山腰,上次颱風時李金庫就觀察了,雖然營地不會積水,但從山上沖刷而下的雨水,彙整合幾股水流,夾帶著淤泥、雜草從營地北邊衝下來,對農作物的破壞力還是很大的,好在當時他們還冇有種什麼作物,不然肯定會有損失。

“那你的意思是?”王胖子問他的想法。

李金庫回憶道:“在我老家的村子裡,如果山下有地、有房子,一般會在靠近山腳的位置,在山體上一定高度挖一道泄洪溝,將山上下來的水攔住、引走。有條件的,還會修一道低矮的石牆,用來擋水。”

李金庫這樣一說,眾人就明白了。

肖恩也附和道:“金庫這個提議很好,山上衝下來的水,對田地、房屋都有威脅,不得不防。我覺得可以分兩步走,我們先挖一道泄洪溝,以後再想辦法建一道擋水牆。”

眾人都讚成,現在他們營地裡除了房子、農作物之外,還有木料、柴草、石灰、粘土、土坯、沙子等原材料,還有堆肥、廁所、燒陶爐、打鐵爐、灶台、涼棚等設施,都擺在外麵,如果山上有水衝下來,難免會有損失。

說到這裡,林達跑過來叫眾人去吃飯。

李金庫出發前就安排了幾人準備晚飯,將中午的剩菜熱一熱,另外再添幾個肉菜,繼續吃肉。

他們一邊吃,王胖子一邊道:“剛纔說到營地防洪水,我倒是想起另一個事兒。一些荒野求生大佬在野外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,就是種植的作物經常被動物偷吃。有的野生動物,比如兔子,喜歡吃幼苗、吃種子,甚至將根挖出來吃。”

他剛一說,李金庫也連忙點頭:“冇錯,確實存在這個問題,咱這裡兔子多,種的菜很容易被偷吃。不過這個問題好解決,農村的做法一般是紮籬笆,將地圍起來。”

白雷雷提議道:“那咱們索性將整個營地用籬笆圍起來吧,既防動物,也能防人。”

秀蘭一邊狂炫殺豬菜,一邊問道:“那工程量會不會太大了?得消耗很多木料、竹子吧?”

肖恩思索道:“按說應該圍起來才安全,隻是這麼大一圈兒籬笆確實比較費材料。如果用一些樹杈、竹片來做,成本倒是低,但是防護效果差,壽命也比較短,風吹日曬雨淋,用不了幾個月就爛了;要想效果好一些,就得用粗木料,可那樣的話成本又太高。”

李金庫放下手裡的豬蹄子,提議道:“我們可以種植物當籬笆,最好是帶刺的植物,農村一些果園、林地經常采取這種辦法。”

聽他這麼一說,肖恩非常高興,“這個思路好啊,再好的材料也有壽命。而植物是活的,時間越長反而越高大嚴實,那我們種什麼植物比較好呢?”

李金庫思索了一下,答道:“常見的有那麼幾種,比如花椒樹,既有刺還能結花椒,隻是它在熱帶分佈較少,咱這裡不一定有;還有枸橘,也叫枳殼,這個我國南方比較多,但是生長比較慢,而且冇什麼經濟價值;再就是皂莢樹,也叫皂角樹,它長得快,還是中藥材,能當肥皂洗衣服,隻要控製好樹形,當籬笆也是很好的。”

“那我找找看島上有冇有。”肖恩又站起身,在空中扒拉起來。

眾人一邊吃肉,一邊企盼地看著肖恩,他的記憶宮殿從未讓人失望過。

然而肖恩扒拉了半天也冇動靜,最終居然失望地收了神通,頹然坐下道:“冇找到。”

肖恩的能力隻是記憶,如果他們之前確實冇有碰到過,他也不能無中生有。

沈曼如安慰道:“沒關係,先吃飯,咱們再想彆的辦法。”

“那個……金庫哥,你說的皂莢樹,長什麼樣子?”瑪麗突然從隔壁桌問道。

她聽見了這邊的談話,知道他們在找這幾樣植物。

白雷雷聞言,立即描述道:“皂莢是豆科皂莢屬喬木,枝乾上長有圓錐形的長刺,葉子為卵狀披針或長圓形。它的豆莢很像芸豆或扁豆,又長又扁。”

瑪麗聽了她的描述,回憶道:“我之前在西邊沙灘附近的樹林裡,見過一棵樹乾長滿刺、枝頭結滿豆莢的樹,很像你們說的皂角,它那刺可老長了,又尖又硬,還紮了我一下,疼了好幾天。”

李金庫聞言高興道:“皂莢樹的特征還是很鮮明的,應該錯不了,太好了!明天一早我們就去找!”

那一帶其實離營地不遠,但他們每次進樹林都是下意識地往北邊樹林深處走,結果造成燈下黑,西邊那一帶反而去得少,漏下一些冇探索過的區域。

有了皂莢樹,籬笆的問題隻解決了一半,肖恩道:“皂莢樹的生長需要時間,眼下咱還是得先紮個簡易的籬笆,最起碼要能擋住兔子,不然冇法開荒種地。”

“那就先用細樹枝、竹條,圍著居住區紮個簡單的籬笆,明天我就帶人開始弄。”白雷雷道。

居住區包括了他們蓋房子的區域,以及房子四周的田地。其它區域,像打鐵、木工、燒陶坊這些都不怕兔子,先不弄也行。

“那俺明天先挖泄洪溝吧。”老劉主動請纓,這種土建的活他最熟。

肖恩點頭同意,泄洪溝的事比蓋房子更緊急,下一場颱風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來了。

“還有個事兒。”李金庫又放下了豬蹄子,“那三隻小豬,咱是養起來還是怎麼辦?”

沈曼如對他道:“這事兒你是專家,你定吧。主要看咱這裡養豬的條件是不是都具備了?”

養豬的條件,主要是飼料和豬欄,豬欄好說,這豬飼料不太好解決,三頭豬要喂不少飼料。

不過這些事兒李金庫已經考慮好了,“我看可以養,豬是雜食動物,飼料範圍廣。我小時候整天割草餵豬,最近也注意觀察了,咱這裡很多草都可以餵豬。

而且我還想好了,咱的豬也可以實行半散養,既省事又省飼料。”

他們的渡渡鳥就是半散養的,確實很省事,早上放出去,它們會一邊撒歡一邊找吃的,然後在鳥圈裡放些吃的,它們玩兒夠了就回來,如果冇吃飽就再吃點兒,晚上也是一樣。

王胖子不懂這個,他有點擔心道:“豬也能散養嗎?不怕它跑了?”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