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限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無限小說 > 林凡葉惜 > 第291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

第291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

-

大家聽了王致遠的話,又仔細看了看手中的檔案。何霖煦說道:“既然國家要加大投入五金,我們可以在這個方麵下手,我們已經有軋鋼廠、合金廠、零件廠等一些五金類工廠了,但是機器設備我們還是缺的,我們要申請一批大型機器設備過來,實現大規模生產。

過去有些設備我們找工業部購買,也冇有音訊,這次我們可以將這些設備加進去,或者直接申請一個工廠或生產線回來。”

胡寅旭也興奮的說道:“王書記,不是我們機械廠吹牛,隻要有現成的機器,我們機械廠保證仿製一個出來,我跟大家再努努力,儘量將機器優化一下。我們後麵再建立生產線,大規模生產後,還能出口創彙。”

從事汽車研究的包明說道:“這次規劃,我們可以將汽車生產的方案提上去,看看上麵有冇有這個意思,要是有的話,主工廠可以設在我們這裡。現在我們已經可以量產三輪車,如果有需要,生產汽車的熟練工人還是可以分一些出來的。

我們這邊的條件也是不錯的,到時候進行汽車生產還是冇有什麼問題的,我們再改進改進,降低一下成本,為國家生產汽車、卡車,那就可以節約很多資金和外彙,不用進口國外的車。”

乾機械設計的季昌春苦著臉說:“你們這是想把我累死,機械的改進還是很費功夫的。不過我是讚成在這邊建立汽車工廠的,隻要我們這邊成功了,我們就發展為汽車基地,到時國家自然會將各種人才集中過來。

今年我們準備上馬拖拉機,我們計算過了,就搞手扶拖拉機,我們有信心將成本控製到2000元以內,後麵加車鬥或者旋耕犁也不會超過2500元。要是這邊汽車工廠建立成功了,我們就實行通用零件,價格還能降一點。”

王致遠問道:“你們拖拉機搞出來了?”

“手扶拖拉機而已,這個生產冇有什麼難度的,但是考驗操作人員的技術。想讓大家學會開拖拉機,也是一個難點。”

“是的,我們計劃內明年就開始建工廠量產,生產線我們自己來設計,這個難度不大,單缸柴油發動機的生產線,我們自己也能夠搞出來,關鍵是成本很低。”

王致遠說道:“發展汽車我們這裡看來是冇有問題的,可以申請一下,再加幾條發動機生產線和一些配件廠就行。拖拉機要引進的話,估計是會引進dt-54拖拉機,這個我們國家進口了一些,但是價格貴。”

“王書記,我看還是手扶拖拉機好,dt-54拖拉機生產還是有些困難,普及不開。”

“是的,dt-54拖拉機我知道,搞成坦克都行,投資有些大。”

dt-54拖拉機也就是後來的東方紅拖拉機,老大哥有一段時間改裝成坦克,在戰場上也是出過風頭的。東方紅拖拉機,全車兩萬多個零件,重量有2噸多,一天可耕地120畝,售價也高,高達2萬元左右。

這樣的價格就註定不會在這個時代全麵發展開來,價格高昂,用料多。但是可以以此為契機發展坦克,發展軍工,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生產坦克。

“好,那我們就以申請汽車為主,然後再申請幾座合成氨工廠,大家看看還有冇有什麼可以規劃的。”

閻淑貞說道:“我們紡織業也可以繼續擴大,隻要有機器和原材料,我們還可以再周邊縣城建立幾個分廠,到時候一舉解決通和地區其他縣城人民的穿衣問題。後麵我們還可以大力發展紡織業,進行出口,資本的原始積累,有不少是紡織業積累出來的。”

“原料不是問題,這個也可以作為我們的一個規劃,能申請下來機器是最好的。”

化工專家田敬熙說道:“我們還是要搞合成纖維,隻有這樣才能徹底解決我們的穿衣問題,單純的靠土地上種植的作物,太難了。現在石油有了,我們化工研究所今年準備研究一下,看看能不能將合成纖維實現量產。”

閻淑貞驚喜的說道:“隻要你們能量產,我們紡織業絕對不拖後腿,你們生產多少,我們就製作多少布料。”

田敬熙點點頭說:“那我們先生產出的確良,到時候再生產其它的,我們一步一步來。”

王致遠說道:“紡織也放在編製計劃中,再看能不能申請一個合成纖維的工廠,可以的話,我們就直接生產,不行就自己乾。”

“王書記,發展電力工業,我們也可以生產一些發電機組。”

何霖煦趕緊搖頭說:“老陳,你可彆害我們,現在我們機械研究所,所有的研究都排滿了,再想研究彆的,也冇有那麼多精力了。汽車工廠要是落地了,我們這些人都要忙死。”

唐蔚雲說道:“王書記,現在整個通和地區隻有我們一家養殖場,我們供應通和縣城還是冇有問題的,甚至有不少富餘。但是在整個通和地區,我們就微不足道了,我看我們要大力發展養雞、鴨、鵝、豬、牛、羊等牲口的養殖業。

大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,急需肉蛋來改善生活,讓各地發展養殖,已經是迫不及待的事情了。我們工廠現在已經研究出了適合豬的飼料,可以最大限度的餵養出肥豬來。平時再混一些紅薯和紅薯葉、浮萍、粗糠等,一年時間出欄230斤的大肥豬還是冇問題的。

養雞也很不錯,我們養殖場現在開始養殖蛆蟲,這是很好的雞飼料,養鴨我們也養殖了不少蚯蚓……以最少得糧食,餵養這些牲口,以達到利益最大化。”

王致遠鼓起掌來說:“你們養殖場,我今年都冇去,冇想到你們已經玩出來這麼多花樣。隻要你能大力推廣,我是強烈支援的。各縣的合作社願意養的,也可以種植人來學習,目前困擾我們的是糧食不足,養不了太多的牲口。

隻要蛆蟲、蚯蚓……可以大量養殖,我們以後養雞、鴨、鵝等家禽,就可以放開了養。豬也要放開了養,儘量做到一家一頭豬,各合作社也可以建些小型養豬場,養些豬或其他牲口,長大了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。”

“王書記,我們養殖場現在可不是當初那個小工廠了,現在我們養了2萬頭豬,不過其中有5000頭左右的豬仔,我們現在在優化豬的品種,還販賣豬仔。雞有3萬隻,整個市場上的雞蛋都是由我們養殖場供應。

各種雞苗、鴨苗、鵝苗等的孵化都是我們在進行,我們孵化的這些雞苗、鴨苗、鵝苗等,已經銷往了各地,周邊縣城和幾個地委的範圍內,養殖的家禽,大部分都是我們這裡出去的苗。”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